刘胜兴单手扶着相机,路边招来一辆三轮车。
身后站着的年轻男女也是露出疑惑的表情。
“刘老师,国家还资助这边希望小学了吗?”
“对啊,我怎么没有听到过有这个消息。”
俩人眨巴着眼睛,根本没有想到水云镇这个地方还有希望小学这一说。
别说是他俩了,就连刘胜兴也不知道。
要不是他昨晚找人联系,讯问了一圈,不然他都不知道这水云镇有什么好报道的。
三人赶往了下榻的招待所。
比较已经进入了11月,开始入秋。
街边堆满了枯黄的树叶,眼看着马上就到晚上了,刘胜兴就准备带着两个社员去整碗热腾腾的面条,再回去跟他们商量一下如何写希望小学的报道。
可几人还未准备出门,迎面就遇到了一个不速之客。
只见门口停了一辆面包车,车上走下来一个身穿蓝色行政服的眼镜男。
刘胜兴他们三人没有在意,刚刚准备离开招待所,就见到对方主动迎了上来。
“请问您是山城名声报的刘主编吧?”
刘胜兴皱了皱眉头,努力回忆。
在他的印象中,自己根本没有见过眼前的这个人。
在看到身后跟随的几个工作人员,他这时也是反应过来,下意识微笑着与他握手。
“您好,您是?”
男子急忙自我介绍。
“我是水云镇宣传部的副部长,我姓周,周伟国。”
“周部长你好,您这是……”
周伟国稍微挪开了几步,对着刘胜兴也是微微一笑。
“哎,您这是什么话。”
“你们来我们水云镇,我们自然要进地主礼仪。”
“这边我们已经找好了饭点,就看刘主编能不能可否给我们赏个脸?”
刘胜兴有些疑惑。
自己离开山阳城都没过半点,这边水云镇就得知了自己的行踪。
只能说这趟对方也是有备而来。
多半是山阳城政府那边通风报信过。
对此刘胜兴也没有多少怀疑,如果有水云镇政府帮忙,他们在新闻收集上的工作也肯定会方便许多。
更何况对方也是宣传部的,这方面工作门清。
再加上他对水云镇也并不了解,有个熟人帮忙,要省不少的事儿。
刘胜兴带着两人坐上车,也是赶往了饭点。
在饭桌上,对方也十分迎合刘胜兴,嘴上不断回着,一定会配合刘胜兴的工作,希望山城民声报好好宣传一下。
刘胜兴跟对方推杯换盏,也是十分快活。
次日一早,水云镇教育局就安排人,通知了石头村,刘胜兴三人带着相机踏上了前往石头人希望小学的路程。
另一边,水云镇政府内,王承运在镇长办公室内,背着手打量着窗外。
而在他身边,周伟国正在汇报着昨晚的工作。
在听到对方介绍以后,王承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也是开口指导着周伟国接下来的工作。
“这两天,就让人盯着点他。”
“等明天他帮我叫上他,撮顿饭。”
“饭局上,你跟我配合一下,多讨论一下我们水云镇景点的事情。”
周伟国点了点头,脸上也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平时他们水云镇基本没有什么媒体到来。
自从这个希望小学修建了以后,不少报社上门宣传,每次他们都在好好招待,隔段时间就能够在报纸上看到媒体吹嘘水云镇建设的事情。
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今年这么宣传过后,秋天加大一点力度,水云镇应该能吸引一波游客的小高潮,给水云镇带来不少的利益。
王承运看着窗外,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。
“这石头村,人不怎么样。”
“事儿倒是办得不错。”
周伟国也是在旁边不断拍着马屁,称赞都是王承运领导有方。
王承运喜上眉梢,心中也是高兴得不得了。
最近这两天林小鹿对他态度有些转变,如今又来了报社媒体,这让王承运感觉他正在逐渐走上人生巅峰。
等今年的年底大会接受表扬,他升迁可谓是指日可待。
想到这一点,王承运嘴都快笑歪了。
而在另一边,水云镇教育局。
王新国坐在椅子上云淡风轻喝着热茶,而对面的孙周正却如坐针毡。
“老王啊,你怎么还有耐心喝茶啊。”
“这来了媒体,你不准备出面一下?”
“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。”
王新国丝毫不急,反倒是安抚起了孙周正。
“老孙,你看看你,又急!急什么!”
孙周正看着王新国就气不打一处来。
当初两人都商定着,先跟王承运保持一定距离,看看那边石头村会不会活动一下关系,把王承运给弄走。
哪知道这都半个多月过去了,石头村没有任何动静。
反倒是两人刻意与王承运疏远,在水云镇领导圈子里已经有点要被孤立的意思了。
再这样下去,王承运先没走成,他俩位置反倒可能要坐不稳。
“不是我急,是你看市里面又有报社下来。”
“我听说这个报社口碑很好。”
“你说这……”
孙周正对着王新国拍着手背,想看看他下一步怎么做。
王新国也是皱紧了眉头,放下茶杯点了一支烟。
“老孙,现在咱俩再急也是没用的。”
“有什么用?”
“咱还能拉着王承运一起死不成?”
说实话,王新国也感觉这事儿有点闹心。
他现在都怀疑石头村那边是不是诈唬他们的,虽然有钱修建希望小学,看起来是联系了其他人扫黑除恶。
实际上都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。
都是他们自己脑补的事情。
压根石头村根本没有能力撼动王承运,当初扫黑除恶也单纯就是碰巧了。
现在他们两人反倒是被架住了。
去舔王承运也不是,继续等下去也望不到头。
这让俩人有点烦躁。
“行了,老孙,下午回来,我去了解一下情况。”
“你就别急了。”
孙周正点了点头。
与此同时石头村希望小学。
刘胜兴也是在教育局的人帮助下,走了一上午。
中午还在学校留着吃了口饭,一直待到下午放学。
“刘叔叔!”
“你尝尝!”
“这是我们自家种的!”
刘胜兴坐在校门口,看着一个小女孩递来的白萝卜,笑着接到手中咬了一口。
“甜!很甜!”
周围跟来的两个报社员工也是捂着嘴偷笑,拿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切。
等刘胜兴应付完小女孩以后,才扭过头偷偷抹着眼泪。
他们来的这一天刚好是周五。
因为学校特殊的情况下,基本在周五下午让各个学生的家长将孩子接回去。
在刚来时候,刘胜兴看着他们统一的校服跟鞋子,还认为这个学校环境不错。
直到下午放学,不少家长让孩子离开时脱掉校服,露出了里面破旧补丁的小棉服时,这时他们才反应过来眼前石头村生活的艰苦。
就算这样,孩子们还是将课本里三层外三层包好放回书包,生怕回去路上弄坏了。
穷,太穷了。
这是他们看到这所学校真面目的第一反应。
不是学校穷,而是这群孩子们在原本家庭生活的穷。
女社员看着门口离去的孩子,也是不由长叹一口气。
“要不是这所学校,他们可能都走不出这座大山。”
男社员赞同地点了点头。
面对眼前石头村的生活环境,他们也只能摇头叹息。
“刘总编,您一会儿是要回去了对吧?”
白叶槿穿着便服微笑着来到刘胜兴面前,她跟周雪兰提着的篮子里,也是放了一些石头村的土特产。
刘胜兴见状也是急忙推脱。
“哎哎哎!”
“白老师这可不行。”
“我怎么能拿你们东西呐。”
白叶槿跟身边周雪兰相视一眼,依旧温柔地解释着。
“刘总编,我还得谢谢你给孩子们拍了照片呐。”
“等你洗完了送回来,这可要花不少的钱。”
“这也是乡亲们给你们的一点心意。”
刘胜兴见推脱不过,只能收下这两篮子的土特产。
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东西,只是两筐鸡蛋跟土豆,还有一些红薯。
女社员看到篮子里的东西,也不由鼻头一酸,提着篮子先默默走出了校门。
刘胜兴对白叶槿跟周雪兰两位老师也十分的倾盆。
他早就从教育局那边了解过,这批石头村的支教一共三人,都是牧野市的中专毕业生。
中专毕业能愿意来这种地方吃苦,这让刘胜兴极为佩服他们的勇气。
只不过来了一整天,他却迟迟没有看到这个学校的校长。
在稍微试探性地询问了一下,就听到周雪兰在旁边调侃着。
“他啊?”
“他可是个大忙人。”
“最近应该都在牧野市那边忙事情,平时给我们学校送点吃的什么。”
“基本一周回来一次吧。”
刘胜兴听后点了点头。
可听过周雪兰这么一说,怎么隐约感觉到有些奇怪。
她形容的这个人,怎么感觉有些熟悉呐……
不过他也没有多想,在相约让教育局人帮忙送洗好的照片以后,也是跟随众人坐车返回了水云镇。
路上刘胜兴也在跟教育局的员工闲聊,询问石头村的情况。
提到这里,员工也只能面露难色。
一句“我们已经提供了最大的帮助”,更是让刘胜兴满头雾水。
帮助?
哪有帮助?
好像除了口头帮助,他根本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。
直到来到了镇上的教育局,刘胜兴人都傻了。
整个教育局楼内空荡荡,基本没有什么人,只有门口吧台坐着一个老大爷悠闲地听着收音机。
更别提楼内职员也是寥寥无几。
要不是门口教育局的招牌,三人都以为来到了什么图书馆。
进入教育局以后,刘胜兴终于在办公室内见到了教育局的局长王新国。
俩人一见就不断客套,刘胜兴也决定进行一波采访,看看能不能拿到什么新闻。
这不问还好,一问给刘胜兴都吓了一跳。
堂堂水云镇的教育局局长竟然在跟他为石头村道歉。
嘴里一直都是“没办法”“我也很无奈”“只能这样”的词汇,疯狂哭穷。
甚至那种对于石头村的歉意,差点让刘胜兴以为王新国究竟做了什么对不起石头村的事情。
等从教育局出来返回招待所的时候。
跟随刘胜兴的两个小职员都在感叹。
“这水云镇教育局是真穷啊。”
“我看他那个样子,想帮石头村也是有心无力。”
刘胜兴没有讲话。
在他眼中,这两个小社员还是太年轻了。
仅仅对方一面之词,就能相信对方是真的穷,却完全没有去想为什么穷。
像是石头村跟水云镇这种贫困的地方,中央每年都会相对应补助,让他们来提升整个城镇的教育水平。
按道理中央给的钱不多,但肯定也不算少的。
将今年资源调出来,集中在石头村的身上,肯定是能给希望小学一定帮助的。
怎么到王新国这里都快穷得开不了锅了。
既然问题不在希望小学,也不在教育局的身上,那就只能顺藤摸瓜,开始往上面摸了。
此时,招待所里的两个小社员已经开始构思起了如何宣传希望小学的文章,而刘胜兴却嗅到了大新闻的气息。
“你们写别急。”
“我们在这里多待几天。”
“我感觉这事儿没有那么简单。”
刘胜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。
他已经多少猜出来了,这个不大点的水云镇,应该是有一个地头蛇。
……
与此同时,另一边牧野市内。
林一峰这边也是招呼着这群社员围着牧野市跑了一整圈。
结果却是有点出乎这群报社众人的预料。
山城民声报的大名早早就传到了牧野市,现在报刊亭基本都知道山城有款热门的报纸,已经在商讨要不要有人专门去山阳城拉报纸回来卖。
没有想到山阳城的报社竟然主动找上了他们。
第一天跑了全市接近三成的报刊亭,其中接近半数以上的报刊亭都愿意订购。
不光如此,还有很多报刊亭得知他们到来,还主动去招待所与他们取得联系。
在办公室内的林一峰得知这个消息,也是露出了淡淡的笑容。
“看来成立这个报刊是明智的选择。”
现在舞台都已经搭建好了,就看那边刘胜兴能否成为点起狼烟的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