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索科夫的问题,值班民警迟疑了片刻,随后回答说:“对不起,城防司令同志,我是上个月刚从其它地方调过来,对城里的情况不太了解。”
索科夫原本就没指望能从普通民警的口中,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。他点了一下头,没有再说什么,只是静静地等待如今负责民警局工作的警长。
执勤民警见索科夫不说话,连忙抬起挡在了入口处的横杆,招呼停在外面的几辆吉普车开进停车场。
几分钟之后,警局大楼的方向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。
由于光线太暗,索科夫只能勉强看清楚朝自己跑来是三个人,至于这些人长什么样,就看不清了。
很快,三人就来到了入口处。
一名身材有些魁梧的民警,冲着值班民警问道:“城防司令同志在什么地方?”
值班民警连忙朝索科夫一指:“喏,这位就是新任的城防司令索科夫中校。”
新来的民警转身面向索科夫,抬手敬礼后,态度恭谨地说:“您好,城防司令同志!我是民警局的格里奇上士,请问我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?”
“我是奉命来接管城市防务的。”索科夫简单地说明自己的来意后,直截了当地问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:“格里奇上士,您能向我介绍一下城里的情况吗?”
面对索科夫提出的问题,格里奇显得有些慌乱:“不知道您想知道哪方面的情报?”
索科夫想了想,随后说道:“我想知道城里原来有多少人口,如今还剩下多少人。有什么支柱型产业,产业工人的人数有多少。另外,城里有多少部队?”
搞清楚索科夫想问的问题后,格里奇的情绪稳定了下来,他想了想,回答说:“城防司令同志,太阳山城在战前的人口是人,因为敌人正在一步步地接近莫斯科,所以城里在半个月前开始大规模疏散,如今剩下的人口,大概在七千人左右。至于说到支柱型产业,只有伐木、矿藏和啤酒加工,产业工人的人数加起来,不超过两千人。至于说到守城的部队……”
随着格里奇的回答,索科夫的心凉了半截。就算城里没有搞什么人口疏散,就不到四万人口的小城市,能招募多少新兵?更何况如今剩下的居民只有七千多人,自己不用问,也知道这些居民中的老幼妇孺占了绝大多数。
见到格里萨说到守城的部队时,就停了下来,索科夫有些不满地问:“格里奇上士,怎么不说话了?你还没有告诉我,如今的城里有多少部队呢?”
“如今的城里,除了有30名民警外,还有200名民兵。”格里奇回答说:“这些民兵都是来自伐木、采矿和啤酒制造厂。”
城里只有230名战斗人员,虽说人数少了点,但聊胜于无。
索科夫继续问道:“格里奇上士,不知什么时候能把这些作战人员都召集起来?”
“怎么也得等天亮之后。”格里奇说完这话,担心索科夫误会,还特意解释说:“这个时候,大家应该都在自己的家里睡觉,要想把他们都召集起来,是不太现实的。”
“那行。”索科夫觉得格里奇说得有道理,便点了点头:“就等天亮之后,再想办法把他们召集起来。”
“旅长同志!”罗曼洛夫从值班室里走出来,向索科夫报告说:“刚刚与副旅长、参谋长取得联系,我们的先头部队,距离城市只有不到二十公里,再过三个小时,就能进入城市。”
“罗曼诺夫,待会儿你去接应先头部队,并让他们在城北方向,寻找合适的地方安置下来。”
没等罗曼诺夫搭腔,旁边的格里奇就抢先说道:“城防司令同志,城北方向有一家剧院,可以让您的部队驻扎在那里。”
对于格里奇的提议,索科夫点了点头,接着对他说道:“格里奇上士,待会儿你派一名民警,跟着我这位部下去城北方向,迎接过来的先头部队,并将他们安置在你的那家剧院里。”
“没问题,城防司令同志。”见索科夫采纳了自己的提议,格里奇显得很是开心:“待会儿我一定挑选最能干的民警,给您的部队充当向导。”
“对了。”索科夫想到自己进入城市之后,发现最适合作为自己指挥部的地方,就是这个民警局,便对格里奇说:“格里奇上士,我想把指挥部设在这里,不知你能给我们安排一个合适的办公室吗?”
“可以,当然可以。”格里奇点头回答说:“城防司令同志,我知道一个合适的地方,我带您过去。”
索科夫转头对罗曼诺夫说:“罗曼洛夫,你去叫上莫罗佐娃,我们要把司令部设在民警局的大楼里。”
在格里奇的带领下,索科夫等人走进了民警局的大楼,来到了一个紧闭的双开门前停下。
格里奇掏出钥匙,一边开门,一边对索科夫说:“城防司令同志,这是刑事组的办公室,也是整个警局最宽敞的办公室。”
房门打开,格里奇率先走进了办公室,不过他并没有打开屋内的灯,而是在门口的柜子里摸索了半天,掏出一个插着几支蜡烛的银烛台,划燃火柴点亮了蜡烛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随着烛光的亮起,漆黑的房间变得亮堂起来。
借助烛光的照明,索科夫看清楚房间左侧靠窗的位置,放着四张两两相对的办公桌;屋子中间是一张七八米长的会议桌,桌子的四周放着十几把靠背椅;而房间的右侧,是几个靠墙的文件柜,但此刻里面却是空无一物,想必放在这里的文件,已经被转移了。
“城防司令同志!”格里奇把烛台放在会议桌上之后,试探地问索科夫:“您看这里合适吗?”
“我觉得挺不错的。”索科夫看到地面有不少散落的纸张,便转头吩咐刚走进来的罗曼诺夫:“罗曼洛夫,我准备把这里作为指挥部,你待会儿带几个人,把这里打扫一下。”
“好的,旅长同志。”罗曼诺夫点着头说:“我马上带人收拾。”
“格里奇上士,”索科夫继续问格里奇:“民警局里的电话,还能用吗?”
“邮电局的员工还没有撤离,重要部门的通讯线路依旧保持着畅通。”
得知通讯电路畅通,索科夫的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,自己的部队很快就要进驻这座城市。虽说这座城市不算大,可要想把自己的命令,及时地传达下去,没有畅通的通讯线路是不行的。
“城防司令同志,您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?”
索科夫盯着放在会议桌上的烛台,接着往下问:“对了,城里的供电情况怎么样?”
“和通讯线路一样。”格里奇回答说:“除了重要部门还保持着供电,其余地方都是无限期地停电。”
“格里奇上士,现在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,你还可以回去睡个回笼觉。”索科夫歉意地对格里奇说:“很抱歉,我的到来打扰了你的睡眠。”
格里奇连忙摆摆手,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说道:“城防司令同志,如今是战争期间。只要有任务,哪怕睡着了都需要立即爬起来,这一点,我们早就有心理准备。”
索科夫咧嘴笑了笑,随即问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:“上士同志,从目前的局势来看,敌人进攻太阳山城是早晚的事情,不知你是否会感到害怕?”
格里奇望着索科夫,迟迟没有言语。就在索科夫以为他会继续保持沉默时,他却出人意料地说道:“城防司令同志,说不害怕,那肯定是假的。但我们害怕,敌人就会不来吗?所以我们就算再害怕,依旧会坚守自己的岗位,如果敌人闯进城市,那么我们就会拿起武器与他们战斗。”
索科夫不知道太阳山城里的民警装备如何,便试探地问:“上士同志,不知你们都有些什么装备?”
“我们有10把手枪,3支步枪,和一些警棍。”格里奇回答说:“这就是我们全部的装备。”
听到格里奇的回答,索科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,他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问:“什么,你们警局里就只有这么点装备?不客气地说,就凭你们现有的装备,闯进城里的德国人哪怕只有一个班,恐怕你们都不是他们的对手。”
格里奇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,他无奈地说:“城防司令同志,我们局里有几挺机枪,不过局长他们护送居民和重要机关转移时,把这些武器都带走了,所以我们留下的人里面,只有不到半数拥有武器。”
“不行,你们的武器太差,如果真的打了起来,别说和敌人面对面作战,就算对付出现在城里的破坏分子,你们的装备也是不够的。”索科夫对格里奇说完这话,又转身吩咐罗曼诺夫:“罗曼诺夫,等部队完全进驻太阳山城之后,你记得提醒我一句,给警局的同志换装。”
“好的,旅长同志,到时候我会提醒您的。”罗曼诺夫说完这话,忽然又想到了什么,便对索科夫说:“旅长同志,我刚刚好像听说还有200名民兵,不知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?”
索科夫没有说话,而是转头望向了格里奇,希望能从他的嘴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。
格里奇见索科夫望向自己,立即明白对方想知道什么,连忙回答说:“城防司令同志,民兵的武器也比我们好不了多少,他们装备的基本是一战时生产的步枪。有一次打靶训练时,我正好在现场执勤,看到有些步枪仅仅打了几枪就卡壳了。这样的枪支如果上了战场,恐怕会害死我们的战士。”
索科夫听完,微微点了点头,他想到部队这次进驻太阳山城,会将距离这里十几二十公里的隐藏军火库里的武器弹药全搬过来,到时给城里的民警和民兵换装,应该没有任何问题。
“格里奇上士,武器的事情,你不用担心。”索科夫云淡风轻地说道:“我们正好有一些多余的武器,等部队全部进城之后,可以为你们进行换上更合适的武器装备。”
听到索科夫说要给民警和民兵换装,格里奇不禁喜出望外。他原来担心德国人冲进城市,就凭这两百多号装备低劣的民兵和民警,要想挡住敌人,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如今不但有大部队即将入驻,而且还要给民兵和民警们换装,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他满脸堆笑地问索科夫:“城防司令同志,不知您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为您效劳?”
“暂时没有了。”索科夫冲格里奇摆摆手,说道:“你先去休息吧。如果以后什么事情需要你的协助,我会派人去找你的。”
就在格里奇答应一声,转身准备走出房间时,却被罗曼诺夫叫住了:“上士同志,请您等一下。”
索科夫用诧异地目光望着罗曼诺夫,不解地问:“罗曼诺夫,你叫上士同志等一下,是有什么事情吗?”
“是的,旅长同志,我有重要的事情想问问上士同志。”
索科夫知道罗曼诺夫不会无的放矢,便做了个请的姿势,示意罗曼诺夫有什么问题,尽管向格里奇提问。
“这位同志,”格里奇看到罗曼诺夫虽然没有任何军衔,但索科夫却很信任他的样子,便小心翼翼地问:“您想知道什么?”
“上士同志,我想问问,城里的交通运输情况怎么样,还有多余的运输工具吗?”
格里奇被问住了,他望着罗曼诺夫,有些口吃地问:“这位同志,不知您问这个做什么?”
“上士同志,我想刚刚您应该听到我和旅长之间的对话,知道我们的先头部队距离这里还有20公里。”罗曼诺夫也没有兜圈子,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要说的话:“如果我们能在城里找到足够数量的运输工具,我想部队的行军速度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。”
“对对对!”一语惊醒梦中人,罗曼诺夫的话给索科夫提了个醒,自己的部队还在长途跋涉,特别是野战医院因为伤员众多,而交通工具又严重不足,行军速度可以用蜗牛爬来形容:“格里奇上士,城里能找到足够数量的交通工具吗?只要有了交通工具,我们部队的行军速度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。”
“城防司令同志,城里应该还有四五十辆公交车,可以用来运载部队。”格里奇字斟句酌地说:“但是大多数的司机已经疏散到了后方,光是有车,却没有司机,这车可没法开。”
hai